【媒體報道】馮光德:“鐵心”譜出的人生“三部曲”
日前,從綿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傳來消息:經國務院批準,綿陽4位專家將享受2014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四川鐵騎力士實業有限公司總裁、高級畜牧師馮光德榜上有名。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國務院對于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種獎勵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關心愛護廣大專業技術人才,加強高層次、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能獲此殊榮的,實屬“鳳毛麟角”。
作為省級和國家級“雙料”技術中心——鐵騎力士“馮光德實驗室”的領頭人兼首席科學家,馮光德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可謂實至名歸。
不認識馮光德的人很多,但不知道“馮光德實驗室”的人很少。這個全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企業實驗室,十多年前就已在業界名聞遐邇,它不但讓鐵騎力士從一個飼料行業的“小鐵騎”發展壯大為國家農業產業化的“大力士”,還先后被認定為“四川省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作為“馮光德實驗室”的領頭人兼首席科學家,馮光德本人也可謂榮譽等身:中國飼料科技進步先進個人、2006-2007年度振興中國畜牧貢獻獎、四川省第六屆十大杰出青年企業家、四川省第二屆十大杰出青年民營企業家、綿陽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等等。如今,馮光德又毫無爭議地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交相輝映的馮光德與“馮光德實驗室”是怎樣煉成的?初春時節,記者走近鐵騎力士,走近馮光德,發現在這個帶“鐵”字的企業里,人人都有一顆“鐵心”,馮光德尤甚。而他用“鐵心”譜出的人生“三部曲”,從某種意義上說,既是他個人的成長史,也是鐵騎力士的發展史。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馮光德從四川畜牧獸醫學院畢業,被分配到了北川縣畜牧局,成為一名普通的技術員。北川地處偏遠山區,雖然經濟不發達,但能端著“鐵飯碗”在這里過一輩子安穩安樂的小日子,還是許多人的夢想。
馮光德在北川生活了9年,但9年里他一直不甘心就過那樣的生活:上班喝茶、看報,下班打麻將。在馮光德看來,那簡直就是浪費生命。他曾經幾次想調走,但北川堅持不放,在當時的北川,一個大學本科生有多金貴,今天的人很難想象。作為一個技術員,他夢寐以求的就是能有機會搞搞科研,但當時的北川既沒有平臺,更沒有資金,因此他雖然名義上是個技術員,卻從來沒有用武之地。他只能在煎熬中等待。
1992年,已經30歲的馮光德決定不再被動地等待了,他決定破釜沉舟:如果北川依然不放,就辭職走人。
就在他狠下決心要有所改變的時候,他迎來了職業生涯中的最大轉機——他遇到了鐵騎力士的老板雷文勇。馮光德說,最初他是沖著另一家飼料企業去的,去那里應聘技術員職位,本來已經談好去上班了,但有天晚上,他在朋友家偶遇了雷文勇,雷文勇的一席話,將他從去那家企業的路上拽了回來。
雷文勇說:“你到我們公司來吧!那家企業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大公司,你去那里,很可能就是個一般人,也許永遠都只能是個配角。而我們鐵騎力士是個嶄新的企業,一切都剛剛起步,一切都充滿了懸念,也許會發展得我們想都想不到的那么好……”
在那之前,馮光德就認識雷文勇,對雷文勇的人品就很欽佩。那天晚上一番長談之后,他下定決心:就去名不見經傳的鐵騎力士!和兄弟伙一起抱團打天下!
剛到鐵騎力士時,為了幫助企業打開市場,馮光德跑了一年多的銷售。從閑散輕松的機關單位辦公室人員,一下子變身為剛起步的民營企業的銷售員,其中的壓力與艱辛可想而知。但馮光德說,他從來沒有后悔過,沒有動搖過,因為他知道,在鐵騎力士這樣任人唯賢、任人唯才的環境里,他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果然,不久之后,董事長雷文勇決定將公司技術部門和營銷部門獨立出來,而馮光德,則被任命為技術部負責人。隨后鐵騎力士搬進新址,又決定成立一個專門的實驗室,馮光德夢寐以求的一天,終于來到了。多年以后,他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實驗室的樣子,“順著廠邊的圍墻搭了一溜平房,就是我們的實驗場地了,最開始只有五六個人,雖然又小又簡陋,但總算有個實驗室了。這對我們搞技術的人來說,真的是太讓人振奮了。”
更振奮的事情發生在兩年之后。1997年,在一個千人客戶大會上,鐵騎力士董事長雷文勇公開宣布:鐵騎力士要成立一個實驗室,以馮光德的名字命名。
會場一片嘩然。用一個技術人員的名字命名企業實驗室,這樣的事情在全中國聽都還沒聽到過,更重要的是,這個技術員在當時還籍籍無名。
這個“破天荒”的決定,遭來了一片反對之聲,“你一家私營企業的實驗室,何必用一個名氣不大的員工名字來命名?”“以后馮光德翅膀硬了,跑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實驗室怎么辦?”“企業實驗室都是以企業名字或者公司名字來命名,這樣的事還沒有先例!”
但雷文勇不為所動:“沒有這樣的先例,我們就來開這個先河。如果將來他跑了,只能說明兩個問題:一、我自己看人不準,我活該;二,我們的企業環境不好,留不住人,需要改進。”
后來的事實證明,雷文勇是看準了人的,并且鐵騎力士的環境也是留得住人的。而對馮光德來說,有兩點他也看準了,一是雷文勇,二是鐵騎力士。
在那個效益至上的時代,大部分企業最重視的就是如何把產品賣出去而不是花大力氣搞技術研究,為何鐵騎力士會對技術如此情有獨鐘?馮光德告訴記者,這正是鐵騎力士的獨到之處,或者說是董事長雷文勇的過人之處。
“雷總自己就是搞技術出身的,他很清楚技術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他認為只有技術才可能為企業創造長期的、源源不斷的效益。所以在大部分企業都還沉迷于營銷帶來的短期效益時,鐵騎力士就先人一步搞起了自己的技術科研。”馮光德說,很多年前,雷總就準確地預言到了,只有技術,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是企業最大的后勁。
事實證明,技術創新確實成了鐵騎力士開疆拓土的關鍵,是其安身立命、生存發展的根本。因為在科研經費上舍得大手筆投入,同時給每個技術人才自由發揮的廣闊空間,鐵騎力士旗下的“馮光德實驗室”很快在業內聲名鵲起,在飼料新技術研發、安全畜產品生產技術、標準化集約化生產技術、精準營養技術、優良畜禽品種選育技術、畜禽疫病控制技術等方面卓有建樹,鐵騎力士自身也因為這些技術創新帶來的經濟和社會的雙重效益而很快成為一顆耀眼的行業明星。
對馮光德本人而言,如果說當初的埋頭鉆研是出于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報恩心態,那么隨著鐵騎力士的逐漸壯大,作為企業的首席科學家,他開始有了前所未有的責任感,此時的他不再單純地只對某個人負責,他要挑起的是整個團隊、整個企業的擔子。
如果把這個企業比作一個家庭的話,馮光德現在的使命,就是“修身齊家”。
伴隨著“馮光德實驗室”的日益輝煌,馮光德本人的各種榮譽也接踵而至,但他對自己頭頂上的光環并不感興趣,有時甚至連獎都不愿去領。他說:“我就是個做技術的,就喜歡在實驗室里干點自己喜歡干的事,沒必要到處去拋頭露面。”
但成就擺在那里,縱然自己再低調,也阻擋不了身價的上漲。2000年時,就曾有外地企業用80萬年薪來挖馮光德,隨后的“行情”更是日益看漲。但馮光德不為所動,在他眼里,一直就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當初,是信任,現在,是責任。一直以來,他對鐵騎力士都有一種無法割舍的情感。
每個熟悉馮光德的鐵騎力士員工都知道,馮光德在生活上極不講究,多年來一直與同為鐵騎力士元老級員工的夫人一起,大部分時間都以公司為家,住在公司宿舍里,吃在公司食堂。問及為何不常回城里的家時,馮光德的回答再次顯示出一個技術人員骨子里的平和與寧靜:路上跑來跑去的浪費時間,住在公司里,上班方便,下班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看看書,想想下一步的工作。
如今的“馮光德實驗室”,已擁有面積4000多平方米的研發中心,下設1個國家認可實驗室、3個研究院、7個研究室、6個聯合實驗室、2個中試車間和4個試驗基地,是行業內唯一同時承擔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三個綜合試驗站的企業。同時實驗室已完成156項科研項目,并成功轉化38項,申請專利70項,發表科技論文百余篇,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各一項,并開發出綠色雞蛋、有機雞蛋、低膽固醇雞蛋、優質肉豬、冷鮮肉、低氮低磷環保型飼料等新產品,鐵騎力士集團豬、雞、鴨三大產業鏈通過馮光德實驗室試驗基地孵化,已成為集團的三大支柱產業。
媒體曾經用這樣的話形容“馮光德實驗室”對鐵騎力士的重要性:鐵騎力士永不衰老的發動機。
2005年,馮光德榮升鐵騎力士集團總裁。對任何一個人來說,能夠達到這樣的狀態,都算是功成名就,都可以高枕無憂了。但馮光德的路才剛剛開始,因為鐵騎力士的目標不僅僅是中國農業產業的龍頭企業,更要做一個最具中國特色、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的國際化企業。無論在產業規模還是在企業的精神氣度上,他們都要做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而在食品安全成為一種“時代病”的時候,鐵騎力士第一個站出來,向全社會莊嚴承諾:要用良心與專業,維護“舌尖上的安全”。
馮光德說:“鐵騎力士常常講‘科技為人’,對我們科研人員來說,就是用精準技術打造全程可控的產業鏈,讓老百姓的餐桌安全放心。”于是在“馮光德實驗室”以生物技術研究為基礎的技術創新支撐下,鐵騎力士所有的研發與生產,都以“健康安全”為第一準則,從畜禽的種苗、飼料、養殖,到疾病防疫、銷售等全產業環節,全部實行安全監控,最終讓自己的綠色安全產品在全社會有口皆碑。
作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馮光德實驗室”現有技術人員200余名,在豬、雞、鴨、魚飼料四大品類及動保領域都設有技術專家,創造了多項科研成果,其中,“母豬系統營養技術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豬抗病營養理論與技術項目”、“四川省種豬遺傳改良體系建立和配套系選育研究與應用”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肉鴨營養需要與飼料高效利用技術項目”、“蛋雞產業化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豬雞飼料凈能評定及需要量研究與產業化應用項目”獲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四川省外種豬聯合育種技術項目”、“高效安全肉鴨飼料的研究與開發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并有多個科研項目被列為省科技攻關項目和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
馮光德本人,也不再只是鐵騎力士的集團總裁和首席科學家,還擔任了中國養豬協會副會長、四川養豬分會會長、畜禽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等職務。
如果當初沒有投身鐵騎力士,而是繼續留在機關單位,現在的馮光德會是什么樣子?馮光德說:“可能也跟大多數人一樣,就等著退休養老了吧。”但是在如今馮光德的字典里,沒有“退休”二字,他說,搞技術的人是不會老的。年輕的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他還要跟朝氣蓬勃的鐵騎力士一起,開創更有朝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