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優秀委員,看省政協常委雷文勇如何履職?
在9月28日舉行的四川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一批履職優秀的省政協委員受到通報表揚,這是四川省政協成立以來的第一次。經省政協主席會議研究決定,對省政協常委、鐵騎力士董事長雷文勇等54名履職優秀委員予以通報表揚。
據悉,省政協將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重要要求,進一步加強委員服務管理,拓展委員履職平臺,積極探索建立委員履職評價和激勵機制,不斷激發委員履職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委員新的風采。
企業是創新活動的主體,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關鍵環節。民營企業是創新發展的主力軍,也是集聚科技創新要素的重要載體。
2021年四川省兩會期間,雷文勇先后向會議提交“關于推動我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關于推動四川種業企業做大做強的建議”提案。他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活力,主動在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中搶抓機遇,借助"互聯網+"、"智能+"、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大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目前,鐵騎力士正是處于一個偉大的變革轉型中,2020年,鐵騎力士抓住新機遇一次性投入了超億元,量身定做了基于農業產業特殊屬性的533信息化系統,該項目通過建設研發、營銷、供應鏈、財務、人力資源五大平臺,推行產業鏈協同、全價值鏈拉通、經營透明三大變革,成功打造了農牧食品數字操作系統,真正實現了用數據說話,有效地支持企業實現二次增長,提升價值,讓鐵騎力士真正成為一家“科技+消費”的企業。
另一方面,鐵騎力士充分發揮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創新引領作用,在科技創新領域大手筆投入,始終以前沿科技推動產業進步,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實現產學研融合發展,成功培育出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凸顯了企業的發展質量。
雷文勇還曾在提案中提到,要大力促進企業聯盟的發展,創新體制機制。鐵騎力士通過打造“優食谷”,以“谷”為平臺,整合產業資源,構建產業生態圈,延伸了食品產業鏈,產生了聚合效應。優食谷入駐企業快速發展,以德陽四川趙君記食品有限公司為例,短短兩三年,實現了質的飛躍,營收從2000萬到2個億,實現了10倍增長。
以綠溪優食谷為樣板,公司還在黑龍江青岡、云南威信、貴州銅仁、江西豐城、四川涼山等地布局生態優食谷,助推當地老百姓創業增收,助推中小企業進行跨越式發展。
在今年的政協會議四川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雷文勇曾提到,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在推動共同富裕的征程中,民營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992年,雷文勇以飼料起家,創辦了鐵騎力士,自企業創業之初,他就提出了:一人富,不算富,人人富,才是富。30年來,在他的帶領下,鐵騎力士從一個飼料小廠發展為集飼料、畜牧、食品和生物工程為一體的大型農牧食品集團。然而,公司雖一路發展壯大,但始終沒有脫離農業農村,始終把農民致富奔小康、推動農業現代化作為企業發展的首要目標。他也常常說,要讓中國農民的臉上充滿微笑。
作為政協委員,雷文勇每一次在政協會議上提交的提案幾乎都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關,先后提交了“關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建議”、“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助力 ‘萬企興萬村’行動實現共同富裕”等提案。
他親自帶領團隊先后深入秦巴山、大涼山、武夷山、烏蒙山、大興安嶺南麓等國家級深度貧困區及少數民族地區考察,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如高山、高寒、丘區、民族習俗等,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推出新的扶貧模式,如三臺模式、喜德模式、威信模式、沿河模式等。
針對生豬養殖受市場行情大起大落困局和疫病影響,近年來,雷文勇還先后創造出一攬子新模式,“1211生豬代養模式”、“1+N”(即一個能人、N個貧困戶)能人帶動模式、“4321”精準扶貧模式、“T+優質生豬產業聯盟發展模式”等,真正推動了農業生產方式現代化轉型升級,對長效精準造血式扶貧有著深遠意義,真正實現了農民增效、社會增益、政府增收、企業發展。
在雷文勇的積極推動下,鐵騎力士先后在30多個市、州、縣、600多個村鎮發展生豬、蛋雞產業,帶動超10萬人口實現脫貧,為推動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
每一個履職優秀委員的身后,都是一方水土、一方民生。在雷文勇的帶領下,鐵騎力士未來還將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擔當,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兩新一重”建設、數字經濟發展等重大發展機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到鄉村振興事業中去,繼續加大力度,夯實脫貧攻堅基礎,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把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和鄉村產業振興結合起來,建設美麗鄉村,同心共筑中國夢,繼續成為融入國家、融入世界、融入時代的社會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