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1211”生豬代養助力壯大村集體經濟
分享到:
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近年來,沿河自治縣淇灘鎮竹園村始終把群眾增收當成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產業發展為抓手,大力推行“公司+專合社+農戶”的模式,在村里辦起了生豬代養場。
近日,記者在該村生豬代養場看到,標準化的圈舍、現代化的喂養設備、規范化的干濕分離系統,代養場的設施設備十分完善,管理員正在清理圈舍,投喂飼料。
“喂了飼料我們還要檢查豬有沒有生病,還要量它的體溫,同時把圈舍衛生工作做好。”養殖場技術員劉龍海說,養殖場讓當地群眾實現了穩定就業。
據了解,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該村因地制宜,利用項目資金在村里建起了自動化標準生豬代養場,還成立了專業合作社,養豬的技術、豬苗、飼料等都由鐵騎力士集團免費統一提供, 生豬出欄后集團將按每頭180元的價格向村合作社支付代養費用。
經過一年多的養殖,該村去年代養的生豬全部到達出欄要求。今年,村里還將繼續籌集資金擴建代養場,為新增豬苗做好準備,從而繼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
“目前我們村生豬代養產業的模式是‘公司+合作社+農戶’,到現在已出欄1000頭豬,村集體經濟增加了14萬元。從目前來看,生豬代養風險小,利益大,代養前景很好。”竹園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周說。